引起过敏症的微粒
真相: 美国医学研究院发表“净化空气”报告(2000)称, “理论与经验数据表明 空气 净化器在降低室内小于2微米左右的微粒浓度方面很大可能是有效的。然而, 空气中大多 数过敏原似乎属于较大微粒”。
而且“空气净化器在减轻呼吸道症状方面并非持续高效, 因为空气中大多数过敏原 被承 载于较大微粒中”。美国环保局证实了这一议题称, “空气净化器对于清除大 微粒是无 效的, 因为大微粒会以一定的速度沉淀在空气中”。
为什么会这样呢?
重力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悬浮在空气中的小微粒即使只有3英尺高下落需要花费5天时间, 而大微粒, 像猫毛(PM2.5), 由于其自身的重力, 会迅速下落。这使得他们难以被捕获到过滤器中, 因为他们大 多都在地面上 。再加上, 被悬浮的那些大微粒惯性大 (质量越重, 惯性越大。), 使得其无法与空气一 起流向过滤器中。其他力量也在起作用。当微粒与物体表面发生碰撞时,由于分子间结合力、静电 力和液体气溶胶表面张力 的作用, 他们通常会粘附于物体表面。
粘附力以微粒直径一次方的比例增强(Hinds, 1982)。 因此, 大微粒 更难从物体表面被清除。
因此, 对于这些再次悬浮的微粒而言, 几乎不能被吸入到空气净化器中。
(Richard B. Johnston, Jr. et al Clearing the Air: Asthma and Indoor Air Exposure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p. 413, 2000).
静止空气中理论预测单位密度范围沉降速率
空气动力学直径 | 终端沉速 | 降落时间 1 m |
---|---|---|
0.2 μm | 2.2 x 10-6 m/s | 5.3 天 |
0.5 μm | 1.0 x 10-5 m/s | 28 小时 |
1.0 μm | 3.5 x 10-5 m/s | 7.9 小时 |
5.0 μm | 7.8 x 10-4 m/s | 21 分 |
10 μm | 0.003 m/s | 330 秒 |
20 μm | 0.012 m/s | 83 秒 |
30 μm | 0.027 m/s | 37 秒 |
50 μm | 0.075 m/s | 13 秒 |